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港是一个 港,主要港区沿 分布。
(2)上海港的自然条件是:地形 ,航道容易 。潮汐对港区航行和停泊影响也很大,一般大型船只在 时进港, 时出港。
(3)上海港主要通过 和 以及 干支流同全国各地相连。其经济腹地是全国经济 的地区。
(4)上海港依托全国最大的综合性 和 基地。
(5)上海宝山钢铁公司设在港区的原因就是利用上海港方便的 条件,从 、 、 等国进口铁矿,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上海经济区庞大的 市场。
读下表1,完成下列要求。
表1 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年份 |
出生率(%) |
死亡率(%) |
年份 |
出生率(%) |
死亡率(%) |
1949 |
3.60 |
2.00 |
1975 |
2.30 |
0.73 |
1952 |
3.70 |
1.70 |
1980 |
1.82 |
0.63 |
1957 |
3.40 |
1.08 |
1985 |
2.10 |
0.68 |
1962 |
3.70 |
1.00 |
1990 |
2.10 |
0.67 |
1965 |
3.79 |
0.95 |
1995 |
1.71 |
0.66 |
1970 |
3.34 |
0.76 |
2001 |
1.34 |
0.64 |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原因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生产力水平仍低,造成人口死亡 B.社会安定,生活水平提高
C.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全和进步 D.依靠天然食物维持生存,抵抗灾害能力较差
(2)1970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稳定在较低水平上,而出生率却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B.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极大提高
C.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控制人口发展的有力措施 D.全民投身发展经济的结果
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10分)
年份 |
1950年 |
1970年 |
1990年 |
2025年 |
发达国家 |
50% |
66.6% |
72.6% |
80% |
发展中国家 |
17.0% |
25.4% |
33.6% |
57% |
乙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
①图甲中虚线代表______ 国家,实现代表_______ 国家。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是__________
②乙表中数据说明了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①①、②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
②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的分布地区________ 、 ___________ ;
我国东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形成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区位优势是什么?
③五大湖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
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资料,回答(12分)
鲁尔区位于德国中西部,立足于区内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以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德国最大的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大批新兴工业涌现,鲁尔区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日益暴露弊端,主导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
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行了“关、并、转”等合理化改组,同时,鼓励兴建新兴工业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部门,并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和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备的治污措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使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区,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一些老工业建筑物和工业废墟,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各种文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库被用来开餐厅,原来的高炉墙被用作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等。
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
① 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要的重化工业区,凭借的是当地的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②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项选择)
A 废气污染 B 水体污染 C 固体废物污染 D 辐射污染
③在治理污染中,鲁尔区主要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 、等措施
④除以上措施外,鲁尔区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读“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①图中A、B、C三点分别代表中国、美国、坦桑尼亚(非洲)三国中的哪一个国家?
②曲线图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③中国人口出生率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比较有何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
④二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流向?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