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30日,中国石油西气东输冀宁管道工程干线正式贯通。西气东输冀宁管道南起江苏仪征青山分输站,北连河北安平分输站,共有1干9支,全长1 498公里,2005年1月17日全线开工。这条连接西气东输管线和陕京二线的“联络线”,与东西走向的西气东输和陕京线不同,它纵贯南北,与京杭大运河相伴而行,因此被称作是现代“能源运河”。据此回答完成下面4道问题。
下列有关冀宁管道干线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纵贯华北、华东,联系苏、鲁、冀三省 | B.增加了西气东输管线的气源 |
C.沿线地区人口稠密、文化气息浓郁 | D.在河北境内穿越京九铁路 |
冀宁管道是国内第一条数字化管道,采用了遥感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设计。冀宁管道工程采用遥感技术的作用是
A.保证工程建设的全天候、连续性和适时性 |
B.实现对管道在全部使用生产周期内的质量监控、安全运营与管理 |
C.加强对地质、地貌的勘探,缩小工程的建设投资 |
D.形成可供研究、规划和决策人员使用的图像、统计图表、数字等 |
建设冀宁管道干线的主要功能是(双项选择题)
A.增加西气东输管线的新气源 | B.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量,改善环境质量 |
C.增加用气点,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 D.保障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供气安全 |
影响冀宁管道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双项选择题)
A.国防安全 | B.地质地貌 | C.消费市场 | D.科学技术 |
该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22~24题。 m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东北风 |
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m、n两地都晴 | B.m、n两地都有雨 |
C.m地有雨,n地晴 | D.m地晴,n地有雨 |
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反气旋过境气压变化的是
读“1860——2000年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图,回答19~20题。 下列各时段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1880——1900 | B.1920——1940 |
C.1958——1978 | D.1978——1998 |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
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
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
D.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
《真腊风土记》(元)记载:①自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腊;②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③信教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跣足。据此并结合图,回答17~18题。 当时的船只以风为主要动力,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的较佳时间是
A.11~12月 | B.3~4月 | C.5~6月 | D.7~8月 |
真腊地区的气候属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热带季风气候 |
C.热带沙漠气候 | D.热带雨林气候 |
该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4~16题。 城市①②③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
可以肯定的是城市②位于
A.东半球 | B.西半球 | C.北半球 | D.南半球 |
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 B.亚寒带针叶林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