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读“某地春季某日气温垂直递减率(℃/100米)时空变化图”,回答下题。当天该地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 ( )
A.9~1 7时 | B.18~次日7时 |
C.17~次日9时 | D.19~次日6时 |
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 )
A.100米 | B.200米 |
C.400米 | D.500米 |
如果该地位于华北地区,这天 ( )
A.大气环境质量好 | B.不容易有沙尘暴形成 |
C.较有可能阴雨天气 | D.能见度高,行车方便 |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可持续发展论 |
B.人定胜天、地理环境决定论、天人相关论、可持续发展论 |
C.天人相关论、人定胜天、地理环境决定论、可持续发展论 |
D.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可持续发展论、天人相关论 |
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开始有了科学的萌芽时期是
A.采猎文明时期 | B.农业文明时期 |
C.18世纪后的工业革命时期 | D.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现代化时期 |
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2~33题。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A.酸雨 | 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 |
C.臭氧层空洞 | D.扬尘 |
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 B.生产重点转![]() |
C.隔断了![]() |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商业中心与商业网点相比
A.商品种类较少 | B.专业性更突出 |
C.数目更多 | D.交通较为不便 |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29~30题。该地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
A.团状,河流因素 | B.团状,地形因素 |
C.带状,气候因素 | D.带状,河流因素 |
最易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