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汕头二模)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依据分子组成中含有的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依据反应中有否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依据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④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⑤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热稳定性: HCl>HI B. 原子半径: Na>Mg
C. 酸性: H 2 S O 3 > H 2 S O 4 D. 结合质子能力: S 2 - >Cl-

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B.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NaClO
C. 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 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

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甲和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丁和辛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金属性:甲>乙>丁
B. 原子半径:辛>己>戊
C. 丙和庚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3
D. 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
均冒气泡
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B
AgN O 3 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溶液澄清
Ag+ N H 3 · H 2 O 能大量共存
C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 HN O 3
溶液变蓝
Cu 与稀 HN O 3 发生置换反应
D
KI FeC l 3 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 CC l 4 ,震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氧化性: Fe 3 + > I 2

常温下,0.2 mol/L 一元酸 HA 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A 是强酸
B. 该混合液 pH =7
C. 图中x表示 HA ,Y表示 OH- ,Z表示 H+
D. 该混合溶液中: c(A-)+c(Y)=cNa+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