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是DNA结构特征的是( )
| A.DNA双链极性反向平行 |
| B.碱基按嘌呤与嘧啶,嘧啶与嘌呤互补配对 |
| C.DNA分子排列中,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排列千变万化 |
| D.DNA两条链之间碱基对的长度大致相等 |
如下图,图一
表
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图二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图三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依次是 
| A.①和② | B.①和③ | C.②和③ | D.②和④ |
右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
|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
| C.d<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 |
| D.M、N将呈现“J”型增长 |
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IB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表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枝条 |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 溶液 |
10-10mol/L的IBA溶液 |
10-5 mol/L的IBA溶液 |
清 水 |
| 生根数量(条) |
43 |
8 |
22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IBA浓度大小
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C.本实验说明,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
浓度为10-10mol/L
D.用三种溶液处理插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浓度高于 mol/L的生长素会 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
|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
| 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
| D.生长素对该植物茎的生长具有两重性 |
如图实验,甲、乙、丙切去顶芽,丁顶芽不切除。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丙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图示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 A.1、2、3、4、5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2 | B.主枝直立生长的只有丙 |
| C.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 | D.丁中4号芽较5号芽优先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