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幼苗的绿色(A)对白色(a)为显性。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观察其性状分离现象,用杂合子自交产生的种子做如下实验:
将1 600粒杂合子自交产生的种子随机均分为2份,1份播种在有光处,另一份播种在黑暗处,数日后种子萌发长出幼苗。结果如下:
请回答:
(1)从理论上讲,杂合子自交产生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是 。
(2)从理论上讲,所得幼苗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3)上述实验结果是否符合(2)理论比例? 。
试分析其原因是 。
(4)若将实验目的改为:“探究光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则①实验材料应选遗传因子组成是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的玉米种子。
A. AA B. Aa C. aa D.以上三种均可
②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下表是植物组织培养时,相关激素的使用情况及实验结果。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激素使用情况 |
实验结果 |
先使用激素a,后使用激素b |
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
先使用激素b,后使用激素a |
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
同时使用,且比例适中 |
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
同时使用,且激素a用量较高 |
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 |
同时使用,且激素b用量较高 |
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
(1)从表中可以看出,________和________均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2)如果激素a是生长素,则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激素b是________。
(3)与有性生殖相比,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在遗传方面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会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图):
外植体愈伤组织
芽、根―→植株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____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过程①中,常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________,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 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过程②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参皂苷。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人参皂苷的大致流程(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配制诱导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基,分装后要进行________;接种前,要对人参根进行________。
(2)用于离体培养的根切块,叫做________。培养几天后发现少数培养基被污染,若是有颜色的绒毛状菌落,属于________污染;若是有光泽的黏液状菌落,属于________污染。
(3)用少量________酶处理愈伤组织,获取单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可有效提高人参皂苷合成量。
细胞工程是生物工程的基础技术,在细胞的分裂、分化、生物的发育、遗传等理论研究以及改良生物、培育新品种等生产实践上有重要作用。植物组织培养是研究得比较早、应用比较成熟的一项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植物体
(1)A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
(2)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但全能性的表达需要一定的条件,也就是________、一定的营养条件、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其中,激素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上常用植物的根尖或芽尖的生长点进行离体培养以获得试管苗,与其他植物组织培育出的试管苗相比,其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①过程中植物组织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
下面图甲、图乙分别表示稻—鱼—蛙共生农业生态系统和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分析说明鱼和蛙在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中的积极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说明稻—鱼—蛙共生生态系统的生态优势: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所需的有机物都依赖于____________,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________。
(4)甲和乙相比,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建立甲生态系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使稻获得高产,稻田乙需要经常使用农药,而甲则不需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般来说,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较低,废弃农田上会发生群落的演替,该演替的类型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