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4月9日,新华社播发了发生在河北安国市的一条关于教育的新闻:某校,一次上课,一位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提问他时却答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举手时,他哭着说,别人都举手我不举丢人。老师被学生强烈的自尊心感动,私下告诉他,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答就举右手,后来,老师每当看见这位同学举左手时就让他回答,举右手时就不让他答……后来该生成绩大有长进,并带动了一批差生。有人据此撰文指出,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格的形成,而首先要教人自尊。自尊的前提是告别自欺,如果从小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是不是太脆弱了?
请以“自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话题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57岁的何大妈晨练时一头栽进了荷花池,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大妈心存感激,打算登门道谢,却被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他的行为。大妈的女儿得知此事,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该帖引来网友热议。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对材料内容与含义的理解作文是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材料作文。材料讲述了一位82岁的孙老伯做了好事请求表扬遭到质疑的故事。材料表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待见义勇为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下社会多元的价值观、道德观。考生作文或对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进行思考,或由此上升为对价值观、道德观的探讨,均视为符合题意。
材料内容丰富,含意很多:
1赞美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以教育、感染更多的人;
2现代社会越来越提倡、包容和尊重多元价值取向,应尊重孙老伯的“留姓名”和“表扬自己”;
3否定为名救人行为,不能为了得到表扬才去见义勇为,让“见义勇为”变味;
4思考见义勇为观念变化,反思见义勇为者高龄化背后的深层原因;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骆驼和山羊一块在墙外寻食。看见墙头探出的树叶,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山羊怎么也够不着。又向前走,从一个墙洞中看见墙内大片绿草,山羊轻松地钻了进去;骆驼只能干着急。
虹看到弧形的石桥,说:“我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石桥回答:“你那样美,你在人们的记忆中会是永恒的。”
宋代人有诗云:梅雪争春未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选准角度,自选文体(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经常说“沉默是金”,仔细想想,“沉默”的内含极其丰富,其寓意也发人深省。
比如,对于思想者而言,“沉默”可能是胸中正酝酿着真知;对于无聊者来说,“沉默”可能意味着脑中一片空白。失败者说,“沉默”是卧薪尝胆;成功者说,“沉默”是谦逊淡泊。还有人说,自省者“沉默”,奋进者亦“沉默”。而有时,“沉默”是一种支持,“沉默”亦是一种纵容……
那么,你对 “沉默”有怎样的理解呢?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
不限。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如果前面有一块大石头拦住,何必一定要搬开它呢?绕道而行,岂不是更好、更方便?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绕道而行”有关的经历或你对“绕道而行”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作文
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宋书·郭原平传》载:一小偷在郭原平家的菜园里盗竹笋,被郭原平偶然撞见。小偷受惊逃跑,不慎跌入水沟。原平因自己不能广布博施而深感愧疚,于是在水沟上架一小桥,并采摘菜园里的竹笋置于篱笆外,以便需要者随时取用。可是从此再也无人盗笋。
(二)《悲惨世界》中的情节:越狱苦役犯冉阿让,受到米里哀主教的盛情款待后,盗窃主教家的银器深夜潜逃。黎明时分,冉阿让被逮到主教前。但面对警察,米里哀大主教却从容地笑着对冉阿让说:“啊,我的朋友!我还有许多东西要送给你,你为什么不一起带走!”躲过牢狱之灾的冉阿让跪在地上,吻着主教大人的脚面嚎啕大哭,流下了忏悔的泪水。二十年后,一个叫海滨蒙特伊的城市,人们传颂一位伟大仁慈的市长马德兰先生的事迹:他以办实业行慈善,救活了许多无家可归或濒临死亡的穷人。马德兰先生其实就是化名后的冉阿让。看来,要使人活得有尊严,下列要素是不可或缺的:宽容,信任,尊重;知耻、自律,自强;富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