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表并回答(参照课本密码子表)
DNA双链片段 |
a链 |
C |
|
|
|
|
|
|
|
|
|
|
|
b链 |
|
|
|
|
|
|
T |
C |
A |
|
|
|
|
信使RNA |
|
C |
A |
|
|
|
U |
|
|
|
|
|
|
转运RNA |
|
|
|
|
|
|
|
|
|
|
|
|
|
密码子 |
|
|
|
|
|
|
|
|
|
G |
C |
A |
|
氨基酸 |
|
色氨酸 |
|
|
(1)转录中的DNA模板链是双链中的 。
(2)DNA复制过程中,互补配对的碱基对是 ,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
(3)转录时互补配对的碱基对是 ,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
(4)翻译时互补配对的碱基对是 ,进行的场所是 。
(5)经有关生物学家的测定:肝细胞中的核糖体可占细胞干重的25%,这可以证明肝脏
的能力是很强的。
下列细胞,哪一个代表已经完成受精的卵子( )。
下列过程,哪些发生在精子入卵后( )。
①精子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②精子发生顶体反应
③发生卵黄膜封闭作用④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雌原核
A.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证明R型细菌具有让S型细菌复活的能力 |
B.艾弗里的试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思路都一样:把DNA和蛋白质等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他们的作用 |
C.“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中,用普通大肠杆菌培养32P标记的T2噬菌体,子代噬菌体含32P和31P的各占一半 |
D.“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有力的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一条染色体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雌性动物的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差异体现在④时期 |
B.④时期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套染色体一般是不相同的 |
C.③时期可能出现交叉互换,也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 |
D.高等动物在不同时刻产生的配子,其细胞中的染色体一般是相同的 |
1883年8月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成了一片裸地。几年之后,地面上稀疏长出了小草,还出现了蜘蛛。到了1909年,已有202种动物生活在这块新土地上了。1919年动物增加到621种,1934年增加到880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上述岩体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
B.在于废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一样,上述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C.880种动物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与植物的垂直分层有关 |
D.上述演替中,营养结构趋于复杂,有机物总量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