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卡佩奇和史密斯以及英国的埃文斯等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基因靶向”技术上的贡献。“基因靶向”又称“基因敲除”或“基因打靶”,是指定向替换生物某一基因的技术。它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 B.基因重组 | C.染色体变异 | D.DNA复制 |
将下列活细胞放入浓的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是()
A.分生区细胞 | B.人的红细胞 |
C.种子的胚细胞 | D.根毛细胞 |
向猪膀胱注入一半O.3g/mL的蔗糖溶液,扎紧口后,将其浸入 O.05g/mL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小时称一次重量(W),在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实验室中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死活。该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膜特性或功能是()
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B.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
C.流动性 | D.选择透过性 |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态,表述正确的是()
A.间期为染色体,分裂中期为染色质 |
B.间期为染色体,分裂后期为染色质 |
C.间期为染色质,分裂中期为染色体 |
D.分裂中期为染色体,后期为染色质 |
人体的唾液腺细胞能够分泌唾液淀粉酶。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为唾液淀粉酶的合成提供遗传信息 |
B.核糖体为唾液淀粉酶的合成提供场所 |
C.高尔基体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
D.中心体参与将唾液淀粉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