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 30年前,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决定。30年后的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适时作出决定,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情况下,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使“土地向规模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中央要求各地在试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各地情况的土地流转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1)结合材料一,谈谈党的农村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是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
北京市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提出了“我能行”激励式教育方法。“我能行”教育概括为8句话: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最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
阅读材料请回答:“我能行”教育方法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
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中国的农业、农村也随着中国改革的发展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党和政府先后实行了包括家庭承包制,科技兴农、增加农业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兴农富民政策。如今,“三农”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农业税被取消,我国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似乎是难解的谜团。党和政府的对农政策多种多样。
试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说明党和政府采取多样的政策给我们的启示。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试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说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看一看我们的四周,人们不难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各种垃圾也在增加。而国外一位研究环境保护的专家说过,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说明垃圾增多有什么危害。
(2)材料中的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人喊狼来了;发展小排量汽车,人们担心将会带来交通拥堵;放了几千年的烟花爆竹,部分城市因安全问题被禁放。人们又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一把“双刃剑”,狼来了并非坏事;发展小排量汽车能节能,减轻环保压力,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鞭炮禁了,年味没有了。于是,2006年1月8日,六部委发布《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取消限制小排量汽车的规定。北京在爆竹声声中,度过了平安、欢乐的春节长假,为“禁、改、限”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试从辩证法的角度说明上述现象的存在及部分问题的解决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