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我们现在必须澄清的是:“,休闲并不是为了工作的目的而存在,休闲也许可以提供给进一步工作所需的体能恢复或使心灵复原某种新的动力,但是闲暇的意义并非由此得到证明。”那么,休闲是为什么而存在的?我们用什么来说明休闲的意义?答案是:生命。休闲是为了生命而存在的,只能站在生命的高度来理解休闲的意义。
生命成长的过程也是遭受各种磨难和考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命会慢慢竖起自我保护的“门坎”。这道门坎在保护生命不受各种意外侵害的同时,既可能阻碍生命活力的释放,又可能将一些新奇的美好事物挡在生命之外。而“休闲是摆脱压力,不为外在环境所累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命的坚壳容易打开,能够使生命与外界形成“对流”。在这种状态下,生命放下了包袱,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警惕和防御机制,在相对意义上实现了生命的开放。
休闲可以使生命的真实得以彰显。首先,在休闲状态下开放的生命“卸妆”了,相对地脱去了各种角色面具,能够在一定程度回归本己。在“卸妆”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感受生命存在的活力。其次,休闲的生命是与自己协调一致的生命。休闲不同于懒惰,更有别于不眠不休的工作狂。懒惰实际上是放弃自己,放弃自己的尊严和责任,不想做自己。而不眠不休的工作则是另外意义上的懒惰:不愿意反省自己,不愿意体会自己生命的气息,用拼命工作来逃避真实的自己。第三,休闲的生命是整体的生命。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分工越来越细致,每个人在社会机制中只负责一个小小的环节,进而从众多领域“脱域”出来。这对我们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方面使我们得到解放,将自己有限的生命集中在少数的事情上;另一方面又使我们的生命被碎片化,透支生命的某种功能,而使生命的其它部分“撂荒”。休闲使人有机会表现出全部的自我。功利的世界在撕裂生命,而休闲则起到了一种拼合生命的作用,没有后者,生命的碎片就会飘散。我们还可以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休闲的整合作。这种意义上的的休闲,或者说积极休闲,意味着生命自由自主地选择某种活动,全身心投入这种活动,在活动中实现生命的整合。
休闲的生命也是创造的。首先,休闲的精神就是学习的精神、自我教育的精神。其次,休闲本身就有智力的功能。第三,休闲的生命是自由的,而“自由是创造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创造的东西就会更多”。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休闲的生命是摆脱了具体目的困扰的生命。行为的目的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典型特点之一,是人的优异性的表现。但总是被具体的目的所牵引,使生命朝着单一的一个点“走到黑”,有时候又限制了生命的创造力,尤其是当这些具体目标转换为功利目标、利益追求的时候。从这些外在的目的的拉力中解脱出来,有时反而会解放生命的活力。
(选自《新华文摘》)
5.下列对“休闲是为了生命而存在的”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休闲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为进一步工作提供某种新的动力。 |
| B.休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警惕和防御机制,在相对的意义上实现生命的开放。 |
| C.休闲可以使生命的真实得以彰显,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生命的创造性。 |
| D.休闲可以解放生命的活力,使生命摆脱具体目的困扰。 |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休闲的状态下,生命个体更容易与外界进行交流。 |
| B.生命成长过程中竖起的“门坎”有害无益;它既阻碍了生命活力的释放,又将一些新奇的美好事物挡在生命之外。 |
| C.休闲有助于智力开发和自由创造,休闲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自我教育的过程。 |
| D.目标感过强反而会限制生命个体的创造力。 |
7.根据原本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在生活的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越多,就越不容易保持生命的真实,因此越有必要学会休闲。 | |
| B.休闲能起到一种拼合生命的作用,因此社会越进步,分工越细,休闲的必要性就越大。 | |
| C.休闲使人有机会表现出全部的自我,因此越是懂得休闲的人,往往表现得兴趣广泛,多才多艺。 | D.被具体的目的所牵引,有时候又限制了生命的创造力,因此行为具有目的性的人类反不如动物更具有创造力。 |
VLFe2(SO4)3溶液中含有a克SO42—的溶液取0.5VL,用水稀释至2VL,则稀释后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 A.a/576V mol·L-1 | B.a/125 mol·L-1 |
| C.250a/ 36V mol·L-1 | D.250a/48V mol·L-1 |
现有A、B、C三种化合物,各取40g相混合,完全反应后,得到18.0g B、49.0g C、还有D生成,已知D的式量为106。现将22.0g A和11.0g B反应,能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
A.1.00mol B.0.500mol C.0.275mol D.0.250mol
只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就能鉴别Ba(NO3)2、Na2CO3、K2SO4三种溶液,则该试剂是
| A.KNO3溶液 | B.稀H2SO4 | C.NaOH溶液 | D.Na2SO4溶液 |
现有一瓶物质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
|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性 |
| 甲 |
--98 |
57.5 |
0.93 |
可溶 |
| 乙 |
--84 |
77 |
0.90 |
可溶 |
据此,将甲和乙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A.萃取法 | B.过滤法 | C.蒸馏法 | D.分液法 |
观察下图,若用1000ml水来代表地球上的总水量,要量取地球上的淡水量,最好选择的仪器是
| A.100ml容量瓶 | B.50ml烧杯 | C.100ml量筒 | D.50 ml量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