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对3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心中曾为中国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选择邓小平的占89%,究其原因有( )
①“文革”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恢复高考
②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④邓小平提出“教育大革命”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以下关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 B.齐心协力、相得益彰 |
| C.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
|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
三民主义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所起的推动作用,表现在:①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②为中华民国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③指导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制定 ④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①③④ |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自台事后(即割让台湾)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即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据此分析,康有为要求变法维新的目的之一是
| A.避免农民革命 | B.推翻朝廷统治 | C.顺应革命形势 | D.收复台湾 |
康有为在《与朱一新论学书》(即答复当时讲学于广雅书院的独尊宋学的朱一新诘难他新学的陈述)中说:“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以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岁月,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康有为做此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 A.阐明东西伦理的共通性 | B.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
| C.强调儒家道德的重要性 | D.说明启蒙思想的普世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