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08年高三期中考试,历史,37)1956年—1966年被称为“文艺学术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贯彻 |
B.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 |
C.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艺创作素材丰富 |
D.全国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 |
热月政变后,巴黎街头已听不见“公民”与“女公民”的称呼,彼此称“先生”、“夫人”或“小姐”,人们不再吃“平等面包”,“革命广场”改称“协和广场”。这些变化说明当时的法国
A.社会秩序趋于常态 | B.经济生活恢复正常 |
C.王党势力重新抬头 | D.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
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军打败普奥联军的战役是
A.纳西比战役 | B.瓦尔密大捷 |
C.滑铁卢战役 | D.萨拉托加大捷 |
从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的目的看,三级会议在当时拥有的权力是
A.审判重大案件 | B.行政管理 |
C.批准征收新税 | D.制定法律 |
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与之主张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 | B.孟德斯鸠 | C.伏尔泰 | D.卢梭 |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
A.拥有教育权 | B.获得劳动权 |
C.争取人身自由权 | D.享有政治参与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