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
| A. |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 B. | "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
| C. | "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
| D. |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
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
|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 |
| C.实事求是人类的共同知识财富 |
| D.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共同理念是:
| A.与时俱进 | B.实事求是 |
| C.以民为本 | D.发展创新 |
学者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①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②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
③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
④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着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以其为代表的理论成果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
|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
|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
|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 |
黄仁宇说道:“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国人:
| A.对“国门洞开”感到非常不安 |
| B.“天朝上国”的思想依然浓厚 |
| C.接受了不平等条约的苛刻待遇 |
| D.出现了“师夷长技”的新思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