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   )
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
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
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
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
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④⑤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家研究赤霉素和矮壮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芩(一种药用植物)生长情况及其根细胞中黄酮类物质(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把生长状态一致的幼苗平分为三组进行不同处理,26天后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

黄芩的生理指标
对照组
实验组处理
喷施矮壮素
喷施赤霉素
株高(cm)
20.540
21.460
27.520
地上部分重量(g)
0.295
0.382
0.364
地下部分重量(g)
0.100
0.053
0.047
根样品中黄酮类成分含量(mg/g)
210.450
146.293
209.270

A.甘薯等块根类植物不适合施用矮壮素和赤霉素
B.矮壮素提高黄芩光合作用强度的效果好于赤霉素
C.矮壮素对黄芩产生黄酮类成分不利,赤霉素有利
D.外源喷施赤霉素比黄芩合成的赤霉素对植株增高更有效

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产生或作用异常,使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产生障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激素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减小
B.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尿液渗透压较大
C.若尿崩症因肾小管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则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
D.若尿崩症由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的减少导致,则可以通过口服该激素来治疗

某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图l所示。统计不同区域的植物盖度(表示植被的茂密程度)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近水缓冲区群落能代表核心区群落形成的早期状况
C.芦苇只分布在核心区,说明该湿地群落存在垂直结构上的差异
D.人类的干预活动能加速该湿地群落向陆地群落演替的进程

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B.茶园的群落结构不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C.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
D.在三类茶园中,物种最稳定,最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的是纯茶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