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年11月的“肺癌关注月”是全球肺癌研究协会于2001年发起的一项全球性肺癌防治知识科普宣传活动。2008年10月,一场别开生面的话剧演出《为生命喝彩》,讲述了一位肺癌患者与死神顽强抗争的故事,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灵,从而也拉开了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国际肺癌关注月宣传活动的序幕。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新增肺癌患者120万名。肺癌更是中国的第一致死癌症,全国每年有60万人死于肺癌。研究证实,吸烟是诱发肺癌的最主要因素,在全球大部分国家,90%的肺癌由吸烟引起。此外,被动吸烟、环境污染、有家族史也会大大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
请回答下列一组有关肺癌及其治疗的问题。
(1)肺癌的发生大多由吸烟引起,这是因为烟草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煤焦油等多种有毒化学物质,属于             ,它们诱发吸烟者肺部细胞发生      ,通常称为癌变,这种细胞变异的本质是  
               
(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癌肿瘤细胞临时装片,可观察到和正常肺部细胞的主要不同点是          
                              
(3)研究表明,肺癌癌变细胞对不良环境(如缺氧、酸性环境等)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抗性),如在含一定浓度HC1的生理细胞培养液中,正常肺成纤维细胞很快就会死去,但癌变的肺成纤维细胞能耐受两三天,甚至在回复正常条件后,还能继续繁殖。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现象。
实验材料、药品及用具:A培养瓶,含适宜浓度和容积的小鼠正常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培养液;B培养瓶,含和A瓶等量等浓度的癌变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培养液。A、B两瓶细胞保持全部生物活性。适宜的低浓度HC1溶液、生理盐水。显微镜一台、载玻片、盖玻片、细胞培养瓶各若干,其他所需各种材料和器具均满足,保障无菌条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请设计成表格形式
实验现象:融入上述表格
实验结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及分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的两个实验。
(1)实验一
实验假设: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则能影响胚芽鞘下端的生长。
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
实验设计:见实验设计示意图(一)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假设成立。
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一)不完善,缺少的是  ,你的具体改进是

(2)实验二
实验假设:如果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小麦胚芽鞘的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则小麦胚芽鞘向光弯曲。

实验材料:同实验一,不增加其他材料器具。
实验设计:在上述示意图(一)改进[未在示意图(二)中画出改进]后的基础上进行单侧光照射,实验设计及其实验预测结果见示意图(二)。
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二)中的实验结果预测是错误的,你认为正确的现象应该是       ,理由是         
(3)还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二)并不能得出实验结论,他画了实验设计示意图(三)中的一部分,请你将示意图(三)补充完整:在甲方框中画出有关胚芽鞘尖端处理的方法,在乙方框中画出实验结果预测图。

下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 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
①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乙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乙图中的__________m2。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株/m2
(2) 导致甲的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____结构。
(3)若测定该区域10平方千米的野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50只做上标记,然后
放回到森林中,一段时间以后,又捕获20只,其中含标记的5只,则该区域内野
兔的种群密度为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请据图回答:

(1)某人一次性饮1000mL清水,1 h 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____________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使垂体释放的_______减少,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_________,使水重吸收减少。饮水1 h后,通过图中a所示的___________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些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肝脏的___________分解;同时________(激素名称)分泌减少,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研究人员将甲与乙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或单独培养,进行了下列研究,得到相关的一些曲线,请分析后并回答有关问题:

甲乙
(1) 研究人员将甲与乙两个种群放在同一环境中一起培养,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甲中所示,可看出甲种群与乙种群的关系是______。
(2) 科研人员单独培养甲种群,进一步对该种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乙所示,分析可知在_______点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在_____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若要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可通过减小其_实现。
(3)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通过研究甲生物在三个不同水域的三个种群,可知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

① 则甲、乙、丙分别对应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来保护幼鱼,捕捞后,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应为图___________所示类型。
③ 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成为图_________所示类型。

分析下面有关对生长素的科学探究资料,回答问题;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
假设:生长素能进根的生长,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
实验方案;将小麦种子浸润萌发,如右图所见根部正在生长,从区哉A剪取10mm长的根段,配制不同的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在每一种溶液中放入相同数量的根段,浸泡两天。
实验结果如下表:

生长素浓度
(ppm)
两天后根段的平均长度(mm)
0
12.0
10-3
12.3
10-4
128
10-3
12.3
10-2
11.2
10-1
10.6


(1)实验所用的根段为什么取自区域A而不是区域B?

(2)上述表中数据,(能/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
(3)从上述表中可知,分别用生长素深度为10-5ppm和10-3ppm处理根段,两天后的长度基本相同。假设用某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根段,两天后的根段长度为12.3mm左右,你如何确定该浓度是10-5ppm还是10-3ppm简要描述你的思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