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2—5—3),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23~24题:

23.甲地的时间为(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24.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气候干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环境污染是造成人口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
| B.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影响较为明显的是地形、气候、水文 |
| C.社会经济因素对死亡率影响较为明显的是经济、政治、受教育水平、医疗条件 |
| D.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不断加深和扩大 |
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
|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
|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
|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 A.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 |
| B.影响生育政策、文化和宗教等社会环境来实现的 |
| C.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作用来实现的 |
| D.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等社会环境来实现的 |
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
|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
|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
|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