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
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
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己” |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
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右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基因A或a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甲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变化曲线
B.曲线甲、乙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引起的变异
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现型的基因
D.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线甲所示时,该种群已进化成新物种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在细胞保持活性的条件下,才能用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
B.统计物种丰富度时对肉眼难以识别的动物可借助放大镜、实体镜或普通显微镜 |
C.浸泡法处理插条要求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较低,最好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处理 |
D.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乳酸菌聚集区域即为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 |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内膜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外膜高,是因为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了嵴 |
B.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结构成分,其基本组成是甘油和脂肪酸 |
C.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堆叠使膜面积增大,有利于光能的充分利用 |
D.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促使细胞分散和无限增殖 |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液对维持成熟动、植物细胞的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
B.神经元通过主动运输使膜两侧Na+、K+的浓度差增大 |
C.在衰老的细胞中,细胞、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浓缩 |
D.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复制和表达的场所 |
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代表人体记忆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 可分别代表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
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降低 |
C.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
D.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