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评价这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内容摘自
A.《新民主主义论》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
1945年10月,图2中的人物在重庆进行会谈,双方签署了
A.《国内和平协定》 |
B.《双十协定》 |
C.《和平建国纲领》 |
D.《共同纲领》 |
在一份政治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宣布:“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这份宣言应该发表于
A.九一八事变后 | B.华北事变后 |
C.卢沟桥事变后 | D.百团大战时 |
陕北信天游中唱道:“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千家万户把门开,快把咱亲人迎进来。”其中“中央红军到陕北”的时间是
A.1934 | B.1935 | C.1936 | D.1937 |
毛泽东的著作中,成书于国民革命时期的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论联合政府》 |
D.《论人民民主专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