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以义制,名以清修”是晋商所信奉的做人和行商的准则。意思是说:用道义来制衡利益,用清廉来培育名声。即便以现代的观点来看,这句话也不失为今人为人处世的原则。从经济常识的知识来说,“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对企业成功的启示是
①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在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 ②企业要遵循诚实信用的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
③企业要注重社会效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④企业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我国政府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即“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而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构成。这表明:( )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
B.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
C.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和利用规律 |
D.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 |
2011年3月5日——14日,“两会”在北京如期召开。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参与“两会”,人民网专门开通两会专题网,只要一点击,就会及时了解关于“两会”的所有信息。这体现的哲理是 (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
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
D.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现代社会存在多种风险,应该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经过“非典”、禽流感和H1N1流感等事件,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社会中风险存在的普遍性,加强了对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建立起风险预警机制。这一过程表明( )
①人们可以根据已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们可以能动地运用因果关系
③自然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④认识事物的本质需要创造必要条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依据上题材料,从本质上看,“两会”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机关 |
B.成员都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
C.都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 |
D.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于2008年3月在北京召开。“两会”的联袂举行是为了便于
A.人大和政协两个国家机构共同决定国家大事 |
B.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大和政协的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
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相互监督 |
D.发挥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实现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