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当人体处在45℃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这种反射属于反射。
(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外的________大量内流而形成________电位。
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①环节所需要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大多分布在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为唯一碳源、并加入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的菌落。
(2)如上所述的筛选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节②,且三种等量酶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则你认为三种酶液的活性(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一定不同),可以通过对进行定量测定来验证。
(3)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⑤环节要注意,④所示的操作过程要注意避免。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1)若甲模式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方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
(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方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
(4)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会战栗,该活动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该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骨骼肌。
某环保研究所搜集了4种生物的资料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并用于生态风险评估(见下表)。
生物种类 |
RQ |
||
铅(Pb) |
汞(Hg) |
||
A |
某种小乔木 |
0.55 |
0.75 |
B |
某种植食性动物 |
0.84 |
1.36 |
C |
某种大型真菌 |
0.48 |
0.91 |
D |
某种肉食性动物 |
1.35 |
2.05 |
(1)生态系统的成分主要包括。一个封闭的、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无需从外界获得物质就可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但是如果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断绝对它的,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消亡。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以的形式进行。若D每增重10kg至少消耗Akg。
(3)利用表中信息在下图框中绘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简图。
(4)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越高,生物铅、汞的浓度也越高,即有毒、有害物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具有富集作用。
(5)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时,需要计算出一个风险商数(RQ)。每一种生物的RQ是污染物的摄入剂量对临界水平的比率。RQ<1显示污染物对生物的健康只构成低风险,RQ≥l则显示污染物可能对生物有害。运用表中RQ数据分析汞、铅
对该生态系统内4种生物生存的影响是:。
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F2中取一粒黄色圆粒(甲),欲鉴定其基因型。
(1)他们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选择表现型为的豌豆与甲一起播种,并进行人工杂交实验。实验时,应先对作母本的未成熟的花采取处理,待花成熟时再进行。
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 若,说明;② 若,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
③ ;④ 。
(2)上述方案中,一粒豌豆长成的植株,所结种子的数量可能无法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为获取可信的大量实验数据,在该实验中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下图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请据此回答:
(1)①表示,它能培养成为④的根本原因是。
(2)②表示的是。
(3)若①是花药,则④是幼苗,继续对其使用处理可获得可育植株。
(4)若①是胡萝卜根尖细胞,则培养成的④的叶片的颜色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