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1: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2:表示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材料3:气候资料
地区 |
气候资料 |
||||
1月均温 |
7月均温 |
12~次年2月降水量 |
6~8月降水量 |
年降水量 |
|
田 |
26℃ |
26.5℃ |
643mm |
612mm |
2480mm |
乙 |
10.7℃ |
24.8℃ |
45mm |
321mm |
680mm |
丙 |
8℃ |
25.0℃ |
345mm |
32mm |
740mm |
丁 |
5.4℃ |
27.5℃ |
105mm |
425mm |
1015mm |
(1)材料1表示的是 (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2分)
(2)材料2A、B、C、D四地气候中,常年在材料1中的⑥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是 。(2分)
(3)材料2A、B、C、D、J、H六地气候中,与材料3丙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该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4分)
(4)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2分)
(5)材料2中20℃等温线在大陆的西侧向 弯曲,其主要原因是受 的影响。(4分)
(6)下列有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 )
A.当E气压中心强盛时.台风正影响着我省的东南沿海地区
B.在F的影响下,途经地区温和多雨
C.G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大规模砍伐导致水土 流失严重
D.B地自然带与乙地自然带相同
(7)下列有关材料3中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2分) ( )
A.甲地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棉花
B.乙地分布在亚洲东部地区
C.丙地适宜种植柑橘
D.丁地区的典型植被是荒漠草原
读“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的范围是:东起b 山脉,西到a日月山,北到d长城,
南到c山脉。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黄土高原的地势特点是。
(3)黄土高原目前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
气候:,地形:,
植被:,土壤:。
图4是“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系统图”,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为核心,企业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建立工业生态链关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以下工业生产的副产品
和废弃物的代号填在
图中括号内,使系统成立。
A.粉煤灰 B.燃料气
(2)该工业园区体现了人地关系思想。
(3)从丹麦凯隆堡工业生态园的事例中,可以分析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持续发展,持续发展,持续发展。
图1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简图”,图2是“中国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比较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比较项目 |
内容 |
地理位置 |
|
地形 |
|
气候 |
冬夏温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
矿产资源 |
(2)比较两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
美国东北部地区 |
中国东北地区 |
当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 |
转型阶段 |
|
农业结构 |
以畜牧业为主 |
|
交通 |
铁路运输发达,内河水运不发达 |
|
城市化水平 |
高 |
(3)填写图2中数字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①②③
(4) 图3为图2中A—B一线地形剖面及年降水量变化图,根据图2和图3可知,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总体特点是,图3中C地的年降水量大约为mm。(3分)
(5)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十分显著,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3中①、②、③地合适的农业生产类型分别是:①;②;③。
读我国某区域图(甲图),并结合“A城市所在地区2009年1~9月的气象要素统计资料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城市名称是。该城市所在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分别是、。
(2)经过A城市的铁路干线是和。影响图中铁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包括和。
(3)图甲所示地区的地势特征为。
(4)图甲中B为河,在图中用圆圈标出该河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
(5)结合图乙,简述该地区3—7月可能会遭遇哪些自然灾害,并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近5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
材料二: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即:CV=距平数/平均数×100%,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
(1)简述我国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近50年来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的特点。
(2)我国国土整治工作中,防洪工作的重点主要在什么(自然)区,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简述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以及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