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中所示的地区,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完成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并将人类能够影响的环节在图上标出。图中的水循环最强烈的季节是 季,理由是 。
(2)图中A处的主要资源是 ,这种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3)B岛近年来面积扩大的趋势减缓,试分析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项目 |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人口(亿人) |
14.42 |
15.47 |
16.00 |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
6056 |
6838 |
7360 |
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 |
420 |
442 |
460 |
材料二:1999-2003年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分析
年份 |
开发复垦增加耕地 万Km2 |
耕地合计减少量 万Km2 |
各种因素造成的耕地减少比例(%) |
|||
生态退耕 |
农业结构调整 |
建设占用 |
自然灾害毁损 |
|||
1999 |
40.5 |
84.2 |
46.9 |
12.7 |
24.4 |
16.0 |
2000 |
29.1 |
125.4 |
60.9 |
21.2 |
13.0 |
4.9 |
2001 |
20.2 |
183.0 |
71.2 |
5.4 |
19.7 |
3.7 |
2002 |
26.0 |
202.7 |
70.3 |
17.2 |
9.7 |
2.8 |
2003 |
31.4 |
284.4 |
78.6 |
11.6 |
8.0 |
1.8 |
资料来源:《1999-2003年国土资源部土地变更调查》
(1)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是____ ____ 、。其主要原因是。
(2)我国开发复垦增加耕地最多的年份是年;耕地减少最多的年份净减少量达万平方千米。
(3)1999-2003年间我国耕地数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而因自然灾害损毁造成耕地减少的比例相对(增加/减小)。
(4)试从我国的气候、地形和水资源特点三方面分析评价我国粮食生产的条件。
图16和图17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2,完成下列问题。
(表2)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
省(市) |
贵州 |
四川 |
湖南 |
江西 |
河南 |
安徽 |
其他[ |
占总量比重(%) |
6.1 |
16.1 |
10.6 |
8.6 |
8.3 |
10.6 |
39.7 |
|
流入 |
省(市) |
福建 |
北京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广东 |
其他 |
占总量比重(%) |
5.6 |
5.6 |
7.2 |
5.6 |
8.9 |
35.5 |
31.6 |
(1)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椐表2,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
(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图14表示探险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学生在纬度接近的A、B两区域看到的自然带分别是:、,影响A区域自然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2)C探险区存在一个(高或低)温中心,该区域种植业集中于地带,丰富的新能源有。
(3)如果坐船航行途径D海域,此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有。
A.轮船顺风顺水 B.轮船逆风逆水 C.白昼越来越长 D.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
(4)图15中最有可能在E地拍摄的照片是,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5)探险路线经过墨西哥坎昆,2010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该地举行,这次会议共同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为解决此问题,我国近几年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
材料二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
含油量 |
运输费用(元) |
生产成本(元/kg) |
生产方式 |
国产大豆 |
17% |
0.18 |
1.60 |
粗放式 |
进口大豆 |
19% |
0.16 |
1.28 |
集约式 |
材料三: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Km2) |
0.31 |
0. 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kg/Km2)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地肥沃 D.水源丰富
(3)根据材料二判断,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和。
(4)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下列措施中,可以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5)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6)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黑龙江省的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这种现象也同时存在于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它省份。请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0世纪80年代,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中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如今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粤北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10分)
(1)20世纪80年代,香港大量____型产业逐渐北移,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产品的_______基地,香港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的优势担当研究开发中心和销售中心的角色,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
(2)结合所学,简述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与转移的趋势。
(3)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主要有哪些区位优势?作为安徽沿江城市带成员之一的马鞍山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吸引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