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CTV.com消息(午夜新闻)报道:我国首支大学生北极考察队2008年2月28号从北京出发,前往北极。考察队的十名大学生是从全国3000多名报名选手中选拔出来的,他们在为期半个月的考察活动期间,将深入挪威斯瓦尔巴德地区进行考察,还将进入被誉为北极科学圣地的新奥尔松地区,利用我国北极黄河站进行科学考察。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有关图中①处附近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
B.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降湿作用 |
C.从成因上看属于密度流 |
D.从成因上看属于补偿流 |
8.当②处洋流和④处洋流流向一致时,
A.长江口盐度较其他时期有所升高 |
B.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
C.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风 |
D.天山雪线降低 |
该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终年炎热 | B.冬暖夏凉 | C.终年寒冷 | D.冬冷夏热 |
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根系不发达 | B.叶质坚硬,树皮厚 |
C.板状根大,树干长 | D.叶面宽大,多气孔 |
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 B.洋流性质 | C.距海远近 | D.地形差异 |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船舶吃水4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达湖区周围的各省省会。据此回答问题。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
B.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
C.洞里萨河终年流向大致是西北→东南 |
D.该地区通航最佳时间是11月~次年4月 |
图示所在地区
A.受风力作用影响大 |
B.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商品谷物农业 |
C.地表岩石都是岩浆岩 |
D.树种繁多,许多树叶有滴水叶尖现象 |
该图为某大陆西岸一段河流在某季节的等潜水位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逆时针流动 |
B.亚洲高压最为强盛 |
C.澳大利亚北部海岸盛行东南风 |
D.该河河口附近海水盐度达一年内最大值 |
沿ab线所作的河床剖面示意图是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问题。图示区域秋色各有特色,按入秋时间早晚正确的赏秋顺序是
A.abcd | B.bacd | C.dcab | D.badc |
在d城附近山区,能欣赏到的秋天景色是
A.苹果香满山坡 | B.麦浪滚滚 | C.绿草茵茵 | D.红叶尽染山林 |
读图,完成问题。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A.南北 | B.东西 | C.东北—西南 | D.西北—东南 |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
C.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
D.流量甲河较乙河大 |
甲河流域处于()
A.热带雨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C.热带草原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