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读图判断。
①. 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②. 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③. 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
④. 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12年12月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 《中原经济区规划》。规划提出要加快形成“一核四轴两带”放射状、网络化发展格局,其中,四轴是 沿陇海发展轴、沿京广发展轴、沿济(南)郑(州)渝 (重庆)发展轴、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据此回答下面各题。下列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原经济区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是旱涝、盐碱、台风 |
B.“ 一核”是指郑州及其周围相邻市区为主 体的核心区域 |
C.四个发展轴经过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两带分别是沿长江和黄河沿岸经济发展地带 |
为了抓住机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原经济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全力发展大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把该地区建成世界级的城市群
B.利用其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海洋化学工业及海产品加工业
C.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吸引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D.充分利用区域煤、铁、石油资源,大力发展煤炭、钢铁及石化工业
下图为一位游客于某日北京时间22时,在某地(87°E,49°N)附近拍摄的太阳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题。该游客拍摄照片时面向
A.东南 | B.东北 | C.西南 | D.西北 |
图9中能表示该日当地太阳高度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013年3月某日,为缓解旱情,如图所示区域抓住云层厚度较大的有利时机,实施了人工增雨。表格为此次人工增雨实施前后的天气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题。
表:
日期 |
24日 |
25日 |
26日 |
27日 |
气温(℃) |
17~28 |
16~22 |
15~23 |
17~24 |
风力 |
微风 |
东北风3~4级 |
微风 |
微风 |
为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地区实施人工增雨的最佳地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根据表1所示的天气变化情况,最有利于实施人工增雨的时间是
A.24日 | B.25日 | C.26日 | D.27日 |
图A示意我国西南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形成图所在区域地形最主要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 B.风力堆积 |
C.地壳水平运动 | D.地壳垂直运动 |
图中古城所在地的表层岩石属于图6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题。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 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 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
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负面影响是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
B.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
C.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 |
D.河道取直,水质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