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        ,说明其原因。
(2)B海区是世界著名的               渔场,说明该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面的太阳光照图,当北京时间为7点时,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

(1)这一天为北半球的(节气);ACB线是(晨、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B、C、E三点中,线速度大小关系是,角速度大小关系是
(3)此日,E点的地方时为,D点的日落时间为
(4)写出D点的地理坐标。此刻地方时为15:20的经线为
(5)此时,地球上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跨经度。
(6)此日,北半球的昼夜状况是
(7)此日,正午物影朝正南的地区是

读公转轨道图和某日太阳光照图,完成问题。(共15分)

(1)图甲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点是,时间是每年的
(2)图甲中,地球公转到B点时太阳直射点在半球并向移动。
(3)图甲中,从D点到A点,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此期间新余的昼长变化为
(4)图乙中, B点该日的昼长为小时,日出、日落的方位分别是(5)图乙中, D点位于时区,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A 点位于B点的方向。
(6)图乙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下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带。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极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

(4)(多项选择)为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为0°,这时,在地球上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2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缩小的是。地球上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将

读太阳系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填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
A ;C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共同的公转特征是
(3)天体因为 而形成天体系统。
(4)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具有高智慧生命星球,地球具有生命的"金锁链条件"是
外部条件:
;②
内部条件:③ ;④

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部分省市与黑、吉、辽三省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6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1)东北地区可以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图中D为耕作农业区,为林业区,为畜牧业区(填字母)。
(2)A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加强该生态系统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东北地区单位面积谷物产量比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4)黑龙江省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浙江,最主要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