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判断3-4题。
3.附近河段的水质要好于B附近河段,原因可能是
A.A河段附近农耕区农业用水量大 | B.B河段支流多,A段支流少 |
C.A河段径流量大,工业污染少 | D.B河段流域年蒸发量大于A河段 |
4.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
A.都以土地荒漠化为主 | B.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
C.甲以土地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 D.乙以土地荒漠化为主,甲以水土流失为主 |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 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 2460 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 1/3,并且每年还以 200 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据此回答(1)一(2)题。 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
B.人们的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
C.冬季风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
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多发 |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大量外迁人口,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 封育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 节水农业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③④⑤ | D.④⑤⑥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其中典型地貌有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其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据此回答(1)一(2)题。图中能够反映出黄土塬地貌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②③ |
对黄土塬的治理措施是 ( )
A.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 | B.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
C.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 D.在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
下图为四个地区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1)一(2)题。四地中乳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四地气候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地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 B.④地农业生产复种指数最高 |
C.①地农业生产易受春旱威胁 | D.③地的气候在欧洲广泛分布 |
图示为我国东北某城市中心道路图,图中公交车站点布局合理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某城市 2003 与 2005 年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图,其中 2003 年城市面积 6500公顷,2005年城市面积7100公顷。回答:有关该市 2003 年至 2005 年发展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商业服务活动仍趋于集聚 | B.各种土地用地面积有增有减 |
C.城市基础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 | D.用地结构的变化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