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循环,B地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2)a、b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___河,判断依据是_______ _。
(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城市,原因是______ _。
(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外因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家,产量居世界第五位;该国柑橘生产集中成片种植,集约化经营,形成优势产区。年出口柑橘占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品种更新速度快,全年都有鲜果供应市场。鲜果上市前需经过采摘后的商品化处理,果农、包装厂、销售商各自独立,分工明确。
材料二:西班牙柑橘分布图
(1)西班牙柑橘主要分布在_________,西班牙柑橘种植业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___。
(2)试说明西班牙柑橘种植业的特点_____。
(3)西班牙与相邻的法国在欧洲水果、花卉等“时鲜业”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分析两国发展时鲜业的优势_______。
(4)近年来,西班牙的柑橘销售很好,果农纷纷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对此专业人士围绕“扩大还是保持种植规模?”展开了讨论,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观点:____;理由____。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澳大利亚亚洲杯(英语:2015 AFC Asian Cup)即亚洲足球联合会第16届亚洲杯足球赛,于2015年1月9日-1月31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堪培拉、墨尔本和布里斯班、纽卡斯尔这五个城市举行,2015年1月31日,澳大利亚国家男子足球队加时赛2:1击败韩国男足,第一次获得亚洲杯足球赛冠军。
材料二:图甲为亚洲杯承办城市分布图,图乙为布里斯班或北京降水量和气温变化图。
(1)亚洲杯期间墨尔本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状况是 ,多盛行 风。
(2)图乙中表示布里斯班气候资料的是 (甲、乙),北京和布里斯班相同的气候特征是 ,不同的是 。
(3)亚洲杯期间,一艘邮轮由悉尼驶往布里斯班。关于该邮轮的说法可信的是( )
A.大部分时间逆着洋流航行 | B.经过世界著名大渔场 |
C.航行过程中气温明显升高 | D.沿途受到寒潮的侵袭 |
(4)亚洲杯比赛承办城市集中分布于该国 部,简要分析该地区城市分布较密集的主要原因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城市群规划已进入正式编制阶段,初步从重点培育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作用区的角度出发,确定打造20个城市群。包括5个国家级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城市群。重点建设5大国家级城市群,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
材料二连接武汉、长沙、南昌三市,形成一个三角形。这就是“中三角”,即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它承接着东部产业转移,承载着三省加速崛起的希望。下图长江中游三省示意图。
(1)简述图中区域内矿产资源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该地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简述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4)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相比,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优势。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问题。
(1)某海轮从广州到阿曼运送货物。为节约燃料,请建议其出发季节为_________季,并说明理由。
(2)航行途经的印度尼西亚地震多发,请分析其成因。
(3)7月,索马里海域流经的洋流的性质为____________,并分析该海域此季节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4)为建设陆上丝绸之路,在修建铁路过程中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
(5)从资源、交通、工业、农业等方面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选修6—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被忽视的致命“杀手”。PM2.5指数已经成为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数。
材料二:我国四个监测点PM2.5月平均值与高空遥感影像数据分析(面积%)对比
监测点 |
PM2.5月平均值 (单位:tig/rn3) |
高空遥感影像数据分析(面积百分比) |
||||
林地 |
草地 |
建筑用地 |
裸地 |
水体 |
||
S1 |
52 |
38.6 |
14.13 |
12.33 |
11.25 |
23.69 |
s2 |
47 |
47.7 |
11.81 |
9.33 |
5.43 |
25.73 |
S3 |
51 |
51.8 |
10.65 |
9.86 |
7.75 |
19.94 |
s4 |
64 |
31.7 |
24.83 |
16.95 |
12.37 |
14.15 |
(1)根据材料,指出S1、S2、S3、S4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那个点,并分析该监测点空气质量最好的原因。
(2)试分析降低PM2.5浓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