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县2005年—2008年总人口增长变动情况统计表,回答1~2题。
年度 |
年初人口 |
当年出生人数 |
当年死亡人数 |
2005年 |
1560454 |
12825 |
7707 |
2006年 |
1591102 |
13102 |
7832 |
2007年 |
1592102 |
13348 |
7156 |
2008年 |
1618418 |
18255 |
7352 |
1.2007年,该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
A.3.25‰ B.3.31‰ C.3.86‰ D.4.89‰
2.2006年该县人口的机械增长为:
A.迁入5270人 B.迁出5270人
C.迁入4270人 D.迁出4270人
读图,回答13~14题。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寒冷漫长 |
B.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
C.丙地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四季分明 |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
在夏季风势力较强的年份,可能发生洪涝灾害的是
A.甲、乙 | B.乙、丙 | C.丙、丁 | D.甲、丙 |
该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10~12题。
地区 |
① |
② |
③ |
④ |
年平均气温(℃) |
8.1 |
23.5 |
2.6 |
18.3 |
≥10 ℃积温(℃) |
3 900 |
8 200 |
2 800 |
6 500 |
年降水量(mm) |
621 |
1 980 |
538 |
1 350 |
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 B.落叶阔叶林,棉花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 D.针叶林,甜菜 |
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 B.②地含沙量最大 |
C.③地冰期最长 | D.④地汛期最长 |
关于四地所在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③铁矿资源丰富 | B.②④煤炭资源丰富 |
C.①④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 D.①③石油资源丰富 |
某校利用暑假时间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考察活动,他们从a地出发,沿河考察了a、b、c、d四个地点(图中曲线河流)。根据图示信息,回答8~9题。他们了解到目前没有大型钢铁企业的是
A.a、b | B.b、c | C.c、d | D.a、c |
们对河流的观察结论,正确的有
A.bc段的流量比ab段的小 |
B.cd段是“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 |
C.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 |
D.南岸滩涂广布 |
读“我国38°N沿线某地剖面示意图”,回答6~7题。图中铁路M为
A.京九铁路 | B.京广铁路 |
C.包兰铁路 | D.成昆铁路 |
平原N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灌溉水源丰富 |
B.降雨充沛 |
C.黑土广布 |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
读图,回答3—5题。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 B.地形 |
C.纬度位置 | D.大气环流 |
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 B.土地沙化 |
C.水土流失 | D.酸雨污染 |
图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 B.地震 |
C.干旱 | D.凌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