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县2005年—2008年总人口增长变动情况统计表,回答1~2题。

年度
年初人口
当年出生人数
当年死亡人数
2005年
1560454
12825
7707
2006年
1591102
13102
7832
2007年
1592102
13348
7156
2008年
1618418
18255
7352

1.2007年,该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
A.3.25‰   B.3.31‰    C.3.86‰   D.4.89‰
2.2006年该县人口的机械增长为:
A.迁入5270人             B.迁出5270人
C.迁入4270人             D.迁出4270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3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至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时期至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问题。

t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①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②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③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增多
④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覆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6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D.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下列叙述不属于功能区C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的是

A.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C.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城市的污染较小
D.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根据“四地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统计图”完成问题。

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分布在赤道附近
B.②终年受信风控制
C.③最大分布地区在南美洲
D.④影响地区多洪涝灾害

下面甲图中虚线为一段晨昏线,此时乙图①河流域昼长夜短,且全球今日与昨日范围的比例正好是1:3(参照丙图),图中A、B之间的距离为1 110千米,B和C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据此回答问题。

A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A.150°E B.180° C.30°W D.0°

图中C点的夜长是 

A.9小时20分 B.14小时40分
C.13小时20分 D.16小时

对乙图所示区域的正确判断是 

A.是沟通东亚和北非的航线 
B.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区
C.冬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有世界著名渔场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②低坡度最陡
C.③地分布有茶园
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450米 B.500米
C.550米 D.600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