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县2005年—2008年总人口增长变动情况统计表,回答1~2题。
| 年度 |
年初人口 |
当年出生人数 |
当年死亡人数 |
| 2005年 |
1560454 |
12825 |
7707 |
| 2006年 |
1591102 |
13102 |
7832 |
| 2007年 |
1592102 |
13348 |
7156 |
| 2008年 |
1618418 |
18255 |
7352 |
1.2007年,该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
A.3.25‰ B.3.31‰ C.3.86‰ D.4.89‰
2.2006年该县人口的机械增长为:
A.迁入5270人 B.迁出5270人
C.迁入4270人 D.迁出4270人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图示区域为大西洋,则②处洋流名称为 ( )
| A.加那利寒流 | B.日本暖流 |
| C.秘鲁寒流 | D.阿拉斯加暖流 |
流经①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

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示季节印度半岛为旱季 |
| B.图中寒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 |
| C.①附近沿海可能形成渔场 |
| D.图示季节马六甲海峡海水由东南向西北流 |
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 A.东北信风 | B.盛行西风 |
| C.西南季风 | D.东南信风 |
科研资料表明,华北平原已成为世界上超采地下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最大、地面沉降面积最大、类型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其中又以京津冀鲁地区表现最为突出。大面积的地面沉降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读华北某城市平原区地面沉降分布(数值单位:cm)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城市平原区局部地面沉降大的主要原因()
| A.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 | B.地下有溶洞,暗河 |
| C.石油的开采 | D.城市建筑的增多 |
提出为防止地面沉降应采取的措施()
| A.加大对河流水的利用 |
| B.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 |
| C.用海水回灌 |
| D.发展节水农业,限制工业用水 |
华北地区春季干旱的原因,错误的是()
| A.春季,雨季还没到 |
| B.气温回升快,蒸发强烈 |
| C.农业需水量大 |
| D.浪费严重 |
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冰雪融水 | B.地下水 |
| C.湖泊水 | D.大气降水 |
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后一句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 A.海陆间循环 | B.陆上内循环 |
| C.海上内循环 | D.三者都不是 |
读某地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天气系统是 ( )
| A.南半球气旋 | B.北半球气旋 |
| C.北半球反气旋 | D.南半球反气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处为暖锋 | B.M处雨后气温上升 |
| C.N处为冷锋 | D.N处出现连续性降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