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一典型褶曲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2.图示山岭是(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形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用地球仪(作为地球)和灯泡(作为太阳)演示地球的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现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仪的轴XY与桌面的夹角应是()

A.90° B.23° C.66°34′ D.60°

该演示能够反映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不包括()

A.昼夜交替 B.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C.极昼极夜 D.极光

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3年9月1日同学们第一次踏进了高中校门,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置最接近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引起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质量和体积

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根据地球自转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心的运动
B.地球自转轴是地轴
C.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
D.地轴北极点延长线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下列地球自转方向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图中,四个平行箭头指向东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时()

A.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
C.北极圈出现极昼
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时,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A.150°E B.160°E C.105°E D.90°E

图中大圆表示太阳,小圆表示地球,箭头表示公转方向,数字表示二分二至点。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②点的日期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关于地球公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转速度是均匀的 B.公转轨道为正圆形
C.公转周期为365天 D.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1月初,地球运行到()

A.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B.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C.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D.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物体的正午日影,永远向南而不向北的地区是()

A.赤道以北
B.北回归线以北(北极点除外)
C.南回归线以南(南极点除外)
D.南极圈以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