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4-5题。
4.图中数码所对应的地质构造正确的是( )
A.①是背斜,④是地垒 | B.①是地堑,③是地垒 |
C.②是断层,④是地堑 | D.①是向斜,③是背斜 |
5.若甲、乙两地都有地下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按埋藏条件,甲处为承压水 |
B.甲处地下水运动可能由低处向高处渗流 |
C.乙处的直接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
D.水量较稳定、水质较好的是乙处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回答下列各题。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城区地价上涨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东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东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回答下列各题。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
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 B.B—C—A C.C—A—B D.B—A—C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回答下列各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 |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
D.城市化速度快 |
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 B.人口总量减少 |
C.就业困难 | D.经济衰退 |
以下城市与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对应不正确的是()
A.黄山──旅游城市 | B.包头──铁路枢钮 |
C.筑波──科学技术 | D.麦加──宗教 |
扬州、济宁城市的兴衰,说明()
A.自然资源影响城市区位 |
B.政治、军事影响城市区位 |
C.交通条件影响城市区位 |
D.宗教活动影响城市区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