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提高综合国力,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政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发展国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并增加文化消费。悄然兴起的文化市场正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2)你认为如何振兴我国文化事业?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与发展,包含哪些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实施。在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下,《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历时两年,共收到各方面提出的意见191849件,经全国人大常委会4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这部法律合理地规范了劳动关系。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又一典范,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劳动合同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

材料一:(图表)2002-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

材料二:2007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2334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1.5%左右(国家规划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6年上涨1.5%,2007年1至11月累计上涨4.6%。2007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重要信息:已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当前经济面临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3)请运用经济常识“宏观调控手段”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怎样来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北川中学临时学校,看望在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师生。温家宝走进高三(1)班的临时教室,诚恳地和同学们谈心。总理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一侧一笔一划竖着写下四个大字:“多难兴邦”。
请简要分析“多难兴邦”蕴含的辩证法道理。

表1: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情况

时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GDP总量(亿元)
135823
159878
182321
209407
GDP比上年增长(%)
10.0
10.0
9.9
10.7
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
17.49
20.32
22.24
24.6
能源消费比上年增长(%)
14.2
15.5
10.3
9.3

表2: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情况

“十五”期间增加1亿元GDP需要固定资产投资
每万元GDP耗水量是国际水平
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
单位工业产业废气物排放比发达国家高
工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日本、法国
4.99倍
5倍
3倍
10多倍
1/18、1/16

(1)表1和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1和表2之间是何经济联系?
(3)按照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结合生活实际,请你提2至3个节能降耗的金点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