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山东卷,文综,14)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
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二者的评价正确的是
A.都体现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要求 | 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
C.都具有民主色彩 | 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
某校高二研究性学习小组就“20世纪科技与军事的关系”开展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正确的是①战争变得更加残酷了②战争使人们望而却步,从而制约了战争的发生③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空前提高④战争波及的范围更大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发表演说,首次提出“冷战”一词。下列对“冷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冷战”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的全面对抗 |
B.美国是“冷战”的发起者,“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开始 |
C.马歇尔计划使美国从政治和经济上控制了西欧 |
D.“冷战”造成了国际的紧张局势和世界的动荡不安 |
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说:“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下列事件不能体现这句话含义的是
A.英国放弃势力均衡政策 | B.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宣布支持苏联 |
C.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 D.英国签订“以土地换和平”协议 |
1919年,假如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
A.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
B.围绕如何处理德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争论不休 |
C.列宁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
D.中国没有收回山东权益,德国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