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②③④![]() |
右图是细胞分裂过程图,下列有关图中a–b阶段的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A.此期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
B.此期始终存在姐妹染色![]() |
C.此期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由1∶2变为1∶1 |
D.此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主要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
下列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A.口腔上皮细胞 | B.精子 | C.次级卵母细胞 | D.卵细胞 |
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
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
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2、4 | B.1、3 |
C.1、3或2、4 | D.1、4或2、3 |
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个数比为l:1。则该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C.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D.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四个四分体,则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染色体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为( )
A.4、8、4 | B.2、4、8 | C.8、16、16 | D.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