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格内数值表示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一年内主要营养级的能量,下图方框内表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分析回答:
生物 |
ai |
bi |
浮游植物(a1,b1) |
9 000 |
8 100 |
浮游动物(a1,b2) |
700 |
600 |
又翅目幼虫(a3,b3) |
150 |
120 |
摇蚊(a4,b4) |
1 000 |
900 |
太阳鱼(a5,b5) |
200 |
210 |
鲈鱼(a6,b6) |
45 |
30 |
注:ai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总能量;bi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摄取的能量;i表示生物类群。
(1)该池塘生态系统内食物链的条数为 条,其中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 。
(2)该生态系统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 。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渠道是 ;图中显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途径有 条。
(4)如果能量传递效率=(第n营养级摄取的能量)/(第n-1营养级摄取的能量),则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 。
(5)一年内,“bi”的利用途径有: 。
(6)对人而言,如果从该池塘生态系统获取最大能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7)“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双翅目幼虫→太阳鱼”这条食物链的存在,对太阳鱼的影响是 。
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的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A、a、B、b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①基因对此种鱼鳞片表现型的控制遵循定律。
②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F1中的野生型鳞鱼和单列鳞鱼的基因型分别为。
③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产生的后代中,单列鳞鱼基因型及比例为。
(2)假设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图中X、Y染色体的I区段上。请画出正常存活无鳞鱼相互交配产生F1代的遗传图解。
石斛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益脾、润肺止咳、明目强身等功效,科研工作者在25 ℃条件下对美花石斛和春石斛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1)图中B点条件下春石斛叶肉细胞产生[H]的细胞器有,A点(与横坐标相交点)条件下美花石斛叶肉细胞产生O2的扩散途径,从图中分析,更适应阴生环境的是石斛。
(2)石斛干重最主要的物质来源是(填“土壤中的无机盐”、“水”、“二氧化碳”、“农家肥中的有机物”)。
(3)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春石斛总光合色素含量高于美花石斛,上图中与该发现相符的实验结果是。
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指导合成的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最可能是。该植物花瓣颜色遗传说明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是。
(2)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授粉前需要去掉紫花植株的雄蕊,原因是,去掉雄蕊的时间应该是。
(3)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F2中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的比例为。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
(4)研究人员用两种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种花色。则亲代植株的两种花色为,子代中新出现的两种花色及比例为。
图甲为XY型性别决定的家鼠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部分染色体),图乙为某个细胞发生三个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中染色体条数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家鼠基因组计划时需要测定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图甲细胞所在家鼠的性别是,判断依据是。
(2)图甲细胞在图乙中所处的时期是(填字母),染色体1和2的相同位置上分别为t和T基因的原因可能是。
(3)图乙中出现DE、JK的原因是,过程Ⅱ为,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研究人员利用密闭玻璃容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下面两个图是在温度适宜、CO2浓度为0.03%的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这些色素吸收光能的两个用途是。
(2)图甲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若在CO2浓度为1%条件下进行实验,则图甲中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b)位置移动情况是。
(3)得到图乙曲线的实验中,给植株光照时间共有h,其中有光照且光照强度一定保持不变的时间段有(用字母回答),EF段限制因素为。当图中S1、S2和S3的面积关系为时,说明实验结束后植株的干重增加了。
(4)在图甲实验的环境条件下,若每天光照8小时,则平均光照强度至少要大于klx时,植株才能够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