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表格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相应动物右边格中的√表示此动物胃中含有的生物),请据表分析回答:

 
植物
食植昆虫
食虫昆虫

食虫鸟



食植昆虫

 
 
 
 
 
 
 
食虫昆虫
 

 
 
 
 
 
 

 


 
 
 
 
 
食虫鸟
 


 
 
 
 
 


 
 
 
 
 
 
 

 
 
 



 
 

 
 
 
 



 

(1)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
(2)如果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平均为10%,那么,若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2×107 kJ,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是             。
(3)鹰处于第五营养级的食物链有              条。
(4)蛇和鹰的关系是                   。
(5)要使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辣椒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图1是辣椒植株光合作用示意图,图2
是将辣椒植株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15℃、25℃和35℃下,
改变光照强度,测定的CO2吸收速率,请据图分析:

(1)图1中乙是_____________,若停止甲的供应,一段时间后氧气的产生速率将会(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2)①图2 中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当光照强度大于8时,25 ℃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M1 、M2,结果应为M1M2(填“>”、“<”或“=”)。
②35 ℃条件下,如果光照强度为2时,白天光照12小时,植物(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3)辣椒生长过程中需水需肥量很大。为达到节肥节水的目的,有人研究了轻度干旱条件下保水剂与尿素(氮肥)结合对辣椒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所用土壤的含水量为田间土壤含水量的75~85%。预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①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氮肥条件下,添加保水剂后辣椒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可能的原因是:轻度干旱条件下,保水剂使辣椒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充足的水分。水分进入植物体后可参与等生理过程。
②在预实验中,每12kg土壤施g尿素结合使用保水剂最有利于辣椒植株光合作用。若要进一步探究该条件下尿素的最适施用量,还应增设更精细的实验组,从图中数据判断,尿素的施用量取值范围应设在____g/12kg土壤。

干扰素是动物或人体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抑制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请分析回答:
(1)干扰素的产生受细胞内基因的控制,通常处于抑制状态。在病毒刺激下,干扰素基因经、翻译形成干扰素前体,进一步加工后形成成熟的干扰素,通过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2)某些干扰素可作用于宿主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激活该细胞核中基因表达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其中有些蛋白可通过激活RNA酶使病毒的mRNA,有些则可与(细胞器)结合,通过抑制病毒多肽链的合成发挥抗病毒作用。
(3)某些干扰素可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通过减慢细胞分裂过程抑制肿瘤。还有些干扰素可提高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细胞的能力,从而在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
(4)获取干扰素的传统方法是从人的白细胞中提取,但产量很低。科学家利用酶将干扰素基因与牛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即RNA聚合酶的部位)等调控组件连接在一起,采用的方法将重组DNA导入牛的细胞中,经胚胎早期培养一段时间后移植入母体内发育成熟,即可获得能产生干扰素的转基因牛。大大提高了干扰素的产量。

豌豆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
(1)选用豌豆作为遗传研究的材料,易于成功的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点)。孟德尔利用豌豆圆形种子的植株和皱缩种子的植株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中圆形和皱缩种子之比大约为3:1。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且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若F2植株全部自交,预测收获的圆形和皱缩种子的比例约为
(2)研究发现,皱缩种子在发育过程中缺乏一种合成淀粉所需的酶,导致细胞内淀粉含量,种子因成熟过程中水分缺乏而表现为皱缩。由此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3)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当基因B存在时,豌豆素的产生受到抑制。已知A和a、B和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和野生型豌豆(AAbb)进行如下两组实验:

亲本中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为鉴别Ⅱ组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可取该豌豆进行自交,若后代全为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如果用品系甲和品系乙进行杂交,F1(填“能”或“不能”)产生豌豆素,F2中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所占比例约为

农作物秸秆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多种用途。在特定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的催化下,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分解为葡萄糖,经发酵后形成乙醇,再加工即可制成燃料乙醇,减少了人类生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请分析回答:
(1)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稀释涂布法或法进行接种,所用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目的是只允许能产生的微生物生长,而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刚果红染料,若观察到即可初步筛选到目的菌。
(2)某研究人员经上述培养获得了三种微生物(甲、乙、丙),现通过如下实验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纤维素酶的活性大小。
①将甲、乙、丙三种微生物经离心等方法处理后,制成酶浓度相同的纤维素酶提取液,取等体积的三种提取液分别与等量的纤维素悬浮液混合,在相同且适宜的pH和温度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
②利用试剂检测产物中的葡萄糖,并通过比较颜色深浅程度判断酶活性的大小。
③实验结果如下:


甲提取液
乙提取液
丙提取液
颜色深浅程度

+++
++

注:“+”越多,颜色越深
由表分析,三种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不同,最可能的原因是。其中产生酶活性最强的微生物是
(3)农作物秸秆除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外,还可用于培育蘑菇和生产沼气等。下图为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

水稻、杂草在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输入到鸭体内的能量除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还用于鸭自身的等生命活动。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连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增产的原因最可能是
(4)对农作物秸秆的充分利用可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在之间不断地循环往返,同时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有效缓解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某研究小组进行药物试验时,以动物肝细胞为材料,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供培养的细胞有甲、乙两种,甲细胞为肝肿瘤细胞,乙细胞为正常肝细胞。请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将数量相等的甲细胞和乙细胞分别置于培养瓶中培养,培养液及其它培养条件均相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细胞数量比乙细胞数量
(2)细胞培养应在含5% 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
(3)在两种细胞生长过程中,当乙细胞铺满瓶壁时,其生长。药物试验需要大量细胞,两种细胞频繁传代,甲细胞比乙细胞可以传代的次数更。若用动物的肝脏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需用消化处理。
(4)已知癌基因X过量表达与肝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要试验一种抗肿瘤药物Y对甲细胞生长的影响,可将甲细胞分为A、B两组,A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B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无菌生理盐水,经培养后,从A、B两组收集等量细胞,通过分别检测X基因在A、B两组细胞中的合成水平的差异,确定Y的药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