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月蚀发生时,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边缘呈弧形。该现象说明:
A 地球是球体,投在平面上的影子呈圆形      B 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
C 地球公转速度是变化的                    D 不同纬度昼夜长短不同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23-25题。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20-22题。

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A.年降水量、七月均温、一月均温
B.年降水量、一月均温、七月均温
C.七月均温、一月均温、年降水量
D.七月均温、年降水量、一月均温

有关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小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其海拔约为1800M
B.七月均温约超过30℃
C.气温年较差约为20℃
D.一月均温低于0℃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

A.可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B.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降水量
C.蒸发量与地形有密切关系
D.气温年较差随降水量增加而减少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1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森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一155m)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据此完成17-19题:
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源减少

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  
B.冰雪融水量不足
C.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D.围湖造田

图4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状况 , 读图回答15-16题。

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可能位于

A.东南丘陵 B.山东丘陵
C.海南岛 D.天山山地

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说明南坡与北坡相比:

A.坡度更小 B.积温更高
C.降水变化更大 D.风力更小

读某岛地形图,完成12-14题:

从成因上看,与该岛成因相同的岛屿是

A.塔斯马尼亚岛 B.夏威夷群岛
C.崇明岛 D.大堡礁

台湾岛上的河流具有短小流急、水力丰富的特点,与
这一特点无关的是

A.森林覆盖率高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降水丰富 D.岛屿面积狭小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降水相对较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