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一组剖面示意图,该组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l至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至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图回答13~14题。
13.图示t4时期河流断面处的河水年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B.年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C.洪峰流量减小,且出现频率降低 D.春夏季流量增大,秋冬季流量减小
14.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减弱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列不属于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的是:()
A.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 | B.旅游者 |
C.旅游设施和服务 | D.旅游交通条件 |
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正确叙述是:( )
A.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
B.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 |
C.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阳历8月1 8日 |
D.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
自然景观的美感是多方面的,在自然景观构成中:()
A.地貌是基础 | B.水文是基础 |
C.植物是基础 | D.动物是基础 |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了泰山的:()
A.形象美 | B.色彩美 |
C.动态美 | D.朦胧美 |
有“山石一是座佛,佛是一座山”之称的乐山大佛,观赏要求是:()
A.把握观赏时机 | B.发挥想象,移情于景 |
C.特定位置远眺 | D.置身其中,求质求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