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了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的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对上述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罗马调整相关法律条文的初衷是缓和社会矛盾
|
②法律的调整实现了罗马贵族与平民权利的平等
⑤法律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平民的要求
④法律的调整反映出维护社会成负的平等是罗马法的重要社会功能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卞悟在《公社之谜一一农村集体化再认识》中谈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有私耕’的传统村社农民反而比具有一盘散沙特征的‘小私有者’更难集体化,与斯大林的设想相反,传统村社的自治功能与‘集体主义’纽带恰恰成了农民拥有的组织资源,使其更能抵制来自外部的强制。”苏联农民“抵制来自外部的强制”实质上说明农业集体化
| A.无法适应苏联工业化的需要 | B.是对农民利益最好的保护 |
| C.有利于加强农民的集体意识 | D.与农民的利益诉求相悖 |
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科技成就 |
基础研究年代(A) |
应用研究年代(B) |
生产推广年代(C) |
A—B年差 |
B—C年差 |
A—C年差 |
| 蒸汽机 |
1687 |
1711 |
1776 |
24 |
65 |
89 |
| 发电机 |
1831 |
1888 |
1889 |
57 |
1 |
58 |
| 计算机 |
1936 |
1946 |
1946 |
10 |
0 |
10 |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美国史学家海斯·穆恩·韦兰在《世界史》中写道:“大多数制定宪法和把全国政府置于宪法之下的人,如华盛顿、约翰·亚当斯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都倾向于贵族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他们不信任平民——他们的目的在于把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平衡起来。”“他们不信任平民”的原因是
| A.“他们”不是平民的代表 | B.民意与效率具有背离性 |
| C.贵族政治不需要平民 | D.反对主权在民思想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说:“亚里士多德在他们之前也说过,人根本不是生来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作奴隶的,有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亚里士多德当然是对的,可是他却亚里士多德了……”以下对卢梭观点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卢梭赞同亚里斯多德的观点 | B.卢梭主张人生而平等 |
| C.卢梭提出契约国家学说 | D.卢梭批判奴隶社会的不公 |
下框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了罗马法
| A.重视维护平民的利益 |
| B.司法审判程序严格完备 |
|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 D.理性、公平、证据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