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指出图中C点处于发展最高峰的原因( )
①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 ②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③爱国心和利润的刺激,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工业 ④封建帝制被推翻,为民族工业发展开辟了道路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中国书法是我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历史悠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代书法家首推赵孟頫,独创赵体。 |
| B.东晋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被称为“书圣” |
| C.楷书又称真书或正书,形成于汉末 |
| 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
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观点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
| A.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 | B.发展了“天人感应”的理念 |
| C.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理论保障 | D.使汉王朝开始重视文化教育 |
《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的剧烈变动 |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明朝时期,浙江湖州出现了“富者田连阡陌,桑麻万顷”的景象;在江南地区还出现了不少专门向市场提供各种经济作物的经营地主。这些经济现象说明
| A.海禁政策基本废除 |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D.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
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的晚清,竟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 A.市镇经济的发展 | B.小农经济的影响 |
| C.晚清经济的衰败 | D.坊市制度被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