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洋务运动教育变革实践活动统计表
| 时间 |
内 容 |
| 1862年 |
创办北京同文馆(外语) |
| 1863年 |
创办广方言馆(外语) |
| 1866年 |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军事) |
| 1867年 |
创办天文算学馆(科技) |
| 1887年 |
创办天津电报学堂(科技) |
| 1872—1875年 |
派遣留美学生共120人 |
问题:
(1)根据统计表内容指出洋务学堂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与以往有何不同?
(2)洋务运动在教育变革的方式和教育内容方面有何特点。
(3)洋务运动教育变革对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日本一位学者指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助企业进行高积累。最优先是发展经济。” 这充分体现了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的经济发展模式是
| A.社会市场经济 | B.混合市场经济 |
| C.政府主导型经济 | D.计划指导型经济 |
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 |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
| 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在
| A.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 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 |
| 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 | 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 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
| 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
| 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
| 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有限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
| C.冷战格局的形成 |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