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其特点是( )
A.面粉、棉纺、化工等行业发展迅猛 |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 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
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8年。该观点重在()
A.揭露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罪恶 |
B.肯定国民政府抗战的重要贡献 |
C.突出华北人民抗战的历史地位 |
D.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 |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B.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 D.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的理解是
A.“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 |
C.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
D.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
“在历史上,政治家的个性气质曾决定性的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彼得大帝的改革,拉近了俄国和当时欧洲强国的距离;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造就了一大批独立思考的俄罗斯知识分子;而列宁对革命的执着,则使这片土地勇敢地承担起为人类开拓新航道的历史重任”。下面结论可以印证“开拓新航道”的是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
B.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
C.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
D.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
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的比喻是
A.深圳 | B.珠海 | C.海南 | D.浦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