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 | 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B. | 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C. |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 |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主要内容
A.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 | B.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
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 D.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 |
五四运动提出了“废除二十一条”、“同胞协力,挽回青岛”、“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这充分体现了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精神 |
B.民主精神 |
C.科学精神 |
D.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A.火烧圆明园 | B.割占宝岛台湾 | C.签订《辛丑条约》 | D.提出“二十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