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华社2006年12月14日电,一个由中国、美国等6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遗憾地宣布,经过为期38天的联合寻找,在长江中未发现有“水中熊猫”之称的濒危物种白鳍豚,可能已成为被人类“灭绝”的第一种鲸类动物。6国科学家们指出,长江中的白鳍豚处于食物链顶端,没有任何天敌,因此其消失不可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是酷捕滥捞、水上运输、污染物排放等人类活动致使白鳍豚消失的。下列叙述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白鳍豚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B.白鳍豚灭绝的根本原因是种群频率改变较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白鳍豚灭绝使人们认识到,某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一个基因库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下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D.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图中①~③表示的是生物体内3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
B.②中也含有与a类似的结构,且参与转录的过程
C.细胞中没有①就不能产生③
D.没有③时,细胞不能合成‚

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选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1/9 B.1/16 C.4/81 D.1/8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与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