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用普通小麦(六倍体)的成熟花粉培育出来的植株是( )
A.多倍体 | B.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
C.单倍体植株 | D.高度不育植株 |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会: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
B.乙直立生长 |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
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2,4—D | B.乙烯 |
C.吲哚乙酸 | D.吲哚丁酸 |
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上的抗体
A.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
B.可以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
C.能够使相应的细胞释放组织胺 |
D.能够使相应的细胞发生凝集 |
疟原虫入侵红细胞引起人患疟疾,同时人体也能够产生抵抗疟原虫感染的免疫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疟原虫入侵人体后会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
B.确定疟原虫的抗原结构有助于疫苗的研制 |
C.人抵抗疟疾不需要非特异性免疫 |
D.淋巴因子能够增强抵抗疟原虫的免疫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