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关于DNA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DNA疫苗导入人体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 |
| B.导入人体的DNA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
| C.DNA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
| D.DNA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 |
右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
|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
|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
|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
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两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若图甲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②图乙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 A.只有①说法正确 |
| B.只有②说法正确 |
| C.两种说法均正确 |
| D.两种说法均不正确 |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的种群增长速度。从两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断( )
| A.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 |
| 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 |
| C.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
| D.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 |
如图为鱼塘中鱼的数量增长曲线,为了使鱼塘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应该做到适时捕捞。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超过T4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 |
| B.超过T3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3K/4 |
| C.超过T2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2 |
| D.超过T1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4 |
假设如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类获得的能量( )
①等于10-2N ②大于10-2N ③小于10-1N ④大于10-1N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