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春晖中学高三年级2008学年第一学期十二月月考,化学,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氯水存放于棕色广口瓶中 ②可用氯化铁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 ③在200 mL 烧杯中,加入80 mL 水和20g KNO3晶体,配制质量分数约为20%的KNO3溶液。 ④取钠切割后,将剩余的钠块放入废液缸 ⑤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⑥在500 mL容量瓶中加入12.5g胆矾和500 mL水,配制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
| A.②⑤ | B.①④ | C.②③⑤ | D.②③④⑤ |
用下列实验或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A.装置甲:防止铁钉生锈 |
| B.测定同温同浓度的NaCl和NaF溶液的pH,确定F、Cl两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
| C.装置乙: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
| D.用Ca(OH)2溶液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干燥pH试纸测定某新制氯水的pH |
| B.用图1装置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
| C.用图2装置能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
| D.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 |
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 A |
该物质一定是氨气 |
该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 B |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氯化钠杂质 |
向含有氯化钠杂质的硫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
| C |
该溶液一定含有大量碳酸根离子 |
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
| D |
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
向盛有少量的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铜片 |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的紫红色是MnO4-的颜色,而不是K+的颜色,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判断下列方案与本实验目的无关的是( )
| A.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的K+无色 |
| B.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不反应 |
| C.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紫红色褪去,表明MnO4-为紫红色 |
| D.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的固体质量减轻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
| B.滴定管洗净后无需烘干,只要经待装液润洗2~3次,即可注入待装液进行滴定 |
| C.把新制的氯水滴在pH试纸上测其pH |
| D.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