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春晖中学高三年级2008学年第一学期十二月月考,化学,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氯水存放于棕色广口瓶中 ②可用氯化铁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 ③在200 mL 烧杯中,加入80 mL 水和20g KNO3晶体,配制质量分数约为20%的KNO3溶液。 ④取钠切割后,将剩余的钠块放入废液缸 ⑤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⑥在500 mL容量瓶中加入12.5g胆矾和500 mL水,配制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
A.②⑤ | B.①④ | C.②③⑤ | D.②③④⑤ |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 |
B.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 |
C.Y、Z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
D.WY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2︰1 |
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发现和证实了碳的另一类单质,它们是由一系列偶数个碳原子组成的分子,其中足球烯C60最具代表性。下图所示为n个C60连接而成的物质X。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难溶于水 | B.一定条件下X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 |
C.X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 D.X的摩尔质量为720n |
下列模型分别是HCN、S8、SF6、B12结构单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2gS8分子中含有0.125molsp3- sp3σ键 |
B.SF6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正八面体分子 |
C.1molHCN分子中有2molσ键和2molπ键 |
D.B12中仅含非极性键 |
下列原子各电子层中电子数不合理的是
A.Sc:K(2) L(8) M(8) N(3) | B.Cr:K(2) L(8) M(13) N(1) |
C. Ge:K(2) L(8) M(18) N(4) | D.Cu:K(2) L(8) M(18) N(1)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2.24L CCl4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0. 4NA |
B.0.2molPCl5分子中,![]() |
C.28g聚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
D.0.1mol椅式环已烷所含C—C数目为0.6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