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90年代末,某国中西部出现了罕见的灾害天气,导致该地区玉米产量比预计下降了53%,造成玉米价格大幅度上升。玉米价格的上升,不仅造成玉米需求量小幅下降,还造成小麦需求上升。这说明()
| A. | 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小,且玉米和小麦是替代商品 |
| B. | 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大,且玉米和小麦是替代商品 |
| C. | 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小,且玉米和小麦是互补商品 |
| D. | 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大,且玉米和小麦是互补商品 |
据2011年12月8日《新京报》,开源节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使我们能够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努力让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这种智慧的哲学依据是
| A.人类能使客观规律主观化 |
| B.人类能认识和改造规律 |
| C.人类意识决定规律作用的发挥 |
| D.人类对规律的客观性的把握 |
2011年入冬以来,
我国大范围遭遇大雾雨
雪降温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生产和农业。气候的变化令人防不胜防,体现出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事物都在运动和变化中
④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选项中与“两岸青山相对出,轻舟已过万重山”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 A.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
| B.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 C.坐地日行八万里,顺天遥看一千河 |
|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201
1年11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法国戛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1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中国10来年的不断跨越向我们揭示了
|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 B.意识的变化是毫无规律的 |
| C.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
| D.世界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世界 |
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令人生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
| C.主观唯心主义 | D.客观唯心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