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这是继2003年10月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后,我国进行的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据此回答1-3题:
1.“神州六号”飞船发射地与返回舱着陆地分别位于( )
A.甘肃-内蒙古 B.内蒙古-内蒙古
C.甘肃-甘肃 D.山西-四川
2.“神州六号”在内蒙古成功着陆时,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
A.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性 B.地中海沿岸正值旱季
C.开普敦的白昼比北京的黑夜短 D.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出现干旱天气
3.在“神州六号”飞船绕地球正常运行过程中,宇航员必须克服或适应的环境,不正确的有( )
A.高真空 B.强辐射 C.失重 D.超重
读图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题。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
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A.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 B.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
C.进口木材,成本低 | 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
2010年12月31日,中国颁布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世界稀土产业将形成新的格局。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完成题。
国家 |
储量百分比(%) |
产量百分比(%) |
消费量百分比(%) |
中国 |
36 |
97 |
41 |
美国 |
13 |
0 |
13 |
日本 |
资料缺失 |
0 |
26 |
其它 |
51 |
3 |
20 |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大幅度增加 | B.我国新堪探的稀土资源少 |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世界最多 |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③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完成题。图示黄河河段:
A.支流众多 | B.汛期主要出现在7、8月份 |
C.含沙量小 | D.无凌汛现象 |
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资源有:
A.丰富的土地资源 | B.充足的能源资源 | C.充沛的淡水资源 | D.矿产资源 |
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解决资源供求矛盾 ②消除城乡差别 ③提高环境的承载力 ④优化产业结构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读图“河流流域图”,回答题。河流所在地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①气候湿热 ②人口稀疏 ③城市密集
④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甲乙两地自然带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地形、暖流 | B.寒流、地形 |
C.寒流、大气环流 | D.地形、大气环流 |
该河与莱茵河相比,其航运价值小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短缺 | B.经济落后 |
C.水流急 | D.河道浅 |
《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初步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由此可见3S技术将在今后国土整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回答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②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③GPS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④GPS技术可分别处理RS技术和GI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遥感技术可应用的领域有:
①人口普查 ②森林火灾监测 ③矿产资源勘探④确定考察地点海拔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