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哪组试剂可鉴别在不同试剂瓶内的1—己烯、甲苯和丙醛( )
| A.KMnO4酸性溶液和溴的CCl4溶液。 | B.银氨溶液和溴的CCl4溶液。 |
| C.FeCl3溶液和银氨溶液。 | D.银氨溶液和KMnO4酸性溶液。 |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
| A.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
| B.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有晶体析出 |
| 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
| D.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溶液又变浑浊 |
如图装置可用于收集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选项 |
试剂 |
现象 |
结论 |
| A |
酸性KMnO4溶液 |
溶液褪色 |
SO2有氧化性 |
| B |
品红溶液 |
溶液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 C |
NaOH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SO2与NaOH溶液不反应 |
| D |
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色后不褪色 |
SO2有酸性,没有漂白性 |
欲将溶液中的Al3+沉淀完全,最合适的试剂是( )
| A.NaOH溶液 | B.氨水 | C.Na2SO4溶液 | D.NaCl溶液 |
下列实验操作最终可得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过量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 |
| B.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 C.将少量的钠投入到饱和的NaHCO3溶液中 |
| D.少量的钠投入到饱和Na2CO3溶液中 |
下列各项比较中,错误的是( )
| A.碱性:NaOH>Al(OH)3 |
| B.熔点:Al2O3>Al |
| C.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
| D.硬度:纯铝>铝合金 |